您身边的养生伴侣!

当前位置:慧养生>保健疗法>艾灸疗法>浏览文章

施温灸止面肌痉挛

修改时间:2025年02月20日 阅读量:
温馨提醒:本站发布的施温灸止面肌痉挛仅供参考,若按摩、推拿、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专业医师。

一日,我在安徽的蚌埠接待了一位患者。此人姓安,男性,51岁,在某乡镇任书记。在诊疗的过程中,只见他形体肥硕,皮肤白皙,但他右侧面颊,从下眼睑到颧髎及迎香穴部位的肌肉不时抽搐;尤其在交谈过程中,抽动的频率亦有增加,不能自控,十分痛苦。他自述:患这个病已经有十多天了,具体原因也不清楚,只记得开始时右侧面部下眼睑有跳动,没放在心上,但后来发展到半个脸都抽动起来了。尤其是工作紧张、压力大或者休息不好的时候,抽动更频繁。每当用手搓脸以后,就会好一些,但是一段时间后,又会抽动起来。我也曾到医院看过,大夫说我得的病叫面肌痉挛,针灸了两次,没有什么效果,我就没有再去。听人介绍艾灸方法好,又不疼,我就跑来求你们帮忙治一下。对了,我还患有冠心病、糖尿病并且血脂高。

面肌痉挛

施温灸止面肌痉挛

听了患者的自述,又对照其症状,他所患确为“面肌痉挛”。在临床表现上,当面部肌肉抽搐时,多先由攒竹、迎香穴部位开始。故建议他采用艾灸法治疗,施艾条温和灸,取穴:患侧攒竹、迎香、颧髎、中脘及气海。面部穴位每穴施灸5~10分钟;中脘和气海可用温灸盒灸,每穴施灸20~25分钟,每日治疗一次。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刚刚做完面部穴位的艾灸后,面肌抽搐竟然停止了。这让患者感到异常惊奇。当施术完毕后,他用双手搓搓脸说:“现在脸不抽了,我是否还继续治疗?”我马上对他说:“你还要再治疗几次,巩固疗效,否则病邪会卷土重来。”他连声称是。同时嘱咐他应放松心态,忌忧思恼怒。

穴位定位

攒竹:眉头凹陷中。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颧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面肌痉挛是西医病名,是以阵发性、不规则的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为特点的疾病。明确病因不清,但和病理性刺激、精神紧张、疲劳、用眼过度等有关。属于中医的“面风”“筋惕肉”等范畴。中医认为,病因多为感受外邪,阻滞经脉,气血不通,筋脉拘急;或气血虚弱,筋脉失养,而造成面部筋脉出现筋急的病变。治疗则应舒筋通脉,息风止痉。在选取俞穴上,以面部俞穴攒竹、颧髎、迎香为主穴;这些穴皆位于面部,可疏调面部经筋、脉络之气;中脘、气海皆为任脉俞穴,二穴可补中气、益气血,使筋脉得养。经络通畅,气血冲和,筋脉得荣,则痉止矣。

最多人阅读

推荐阅读

慧养生网-免责声明-联系QQ:758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