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椎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腰椎棘突下。十七椎下《奇穴治疗诀》,腰孔《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取穴方法
十七椎穴在人体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腰椎棘突下。
俯卧位,先取与髂嵴相平的腰阳关,再向下一个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取穴。
十七椎穴位正确位置图
心理解剖
1、针刺条理: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5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第5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腰动脉分布。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棘间皮下神经丛。
十七椎穴的功效可治疗:腰骶痛,腰腿痛、下肢瘫痪、崩漏、月经不调,腿痛,痛经,遗尿。
主治病症
十七椎穴主治腰痛,腰骶痛,腿痛,下肢痿痹,下肢瘫痪,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转胞,遗尿、肛门疾患,坐骨神经痛,功能性质宫出血等。
十七椎穴主治腰腿痛、下肢瘫痪、崩漏、月经不调。
十七椎穴主治腰骶痛、腿痛、下肢瘫痪、转胞、痛经、崩漏、遗尿、肛门疾患,以及坐骨神经痛、功能性质宫出血等。
十七椎穴主治转胞、腰痛、痛经等。
妇科病:痛经,崩漏,月经不调,带下。
腰腿病:腰骶痛,腰脊强,下肢瘫痪。
小便病:遗尿。
穴位配伍
十七椎穴配中极穴、关元穴、三阴交穴、中髎穴、天枢穴、归来穴治产后腹痛。
十七椎穴配关元穴、中极穴、气冲穴、太冲穴、地机穴、血海穴、次髎穴治痛经。
十七椎穴配中极穴、三阴交穴、太溪穴,治痛经。
十七椎穴配腰部夹脊穴,治下肢瘫痪。
十七椎穴配秩边穴、关元俞穴,治腰骶痛。
刺灸法
针刺法
一样平常直刺0.5~1.0寸。
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或向下肢放散。
艾灸法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Shiqīzhuī 中医学称第一胸椎为一椎,第五腰椎为十七椎,此穴位在其棘突下,故名十七椎。十七椎穴出自名书《千金翼方》。
十七椎穴为经外奇穴名(shíqīzhuī EX-B8)。出《千金翼方》,《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腰椎棘突下。主治腰痛,腰骶痛,腿痛,下肢痿痹,下肢瘫痪,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转胞,遗尿、肛门疾患,坐骨神经痛,功能性质宫出血等。
出处
《千金翼方》:灸转胞法,第十七椎灸五十壮。
文献择要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十七椎下,奇穴。第十七椎下陷中。针三至五分。灸三至七壮。主治转胞,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