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养生伴侣!

当前位置:慧养生>经络穴位>人体穴位>浏览文章

殷门穴

修改时间:2025年02月15日 阅读量:
温馨提醒:本站发布的《殷门穴》摘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按摩、推拿、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专业医师。

殷门穴位位置

殷门穴位于股后区,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臀沟(承扶穴)下6寸,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间。

殷门穴位于大腿的后面,臀下横纹之中点直下6寸处。另说在承扶下3寸《针灸大成》;或5.3寸《针灸集成》。

殷门穴的正确位置图

殷门穴的正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俯卧取之,殷门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后面,当承扶穴与委中穴的连线上,承扶穴下6寸。

心理解剖

在半腱肌与股二头肌之间,深层为大收肌; 外侧为股深动、静脉第三穿支;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合法坐骨神经。

殷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坐骨神经、内收大肌。外侧为股深动、静脉第三穿支。分布着股后皮神经,深层合法坐骨神经。皮肤由骶丛的股后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稍,厚脂肪组织较多。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大腿阔筋膜,在股二头肌和半腱肌,半膜肌之间深进,入坐骨神经干。经股后骨间隔,深至内收大肌。营养动脉来自股深动脉的第一、二穿支。内收大肌由闭孔神经支配。

条理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股二头肌长头及半腱肌。

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合法坐骨神经;外侧为股深动、静第三穿支。

殷门穴的作用

殷门穴意义:膀胱经的地部水湿在此大量气化。

气血特性:气血物质为充盛的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行。

功效作用:燥湿气愤、舒筋活络、舒筋通络,强腰膝。

主治疾病

·殷门穴主治腰腿等疾患。如腰背痛苦悲伤、下肢萎痹、股后肿痛、疝气、后头痛等。

·当代又多用殷门穴治疗腰椎间盘凸起症、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殷门穴主治臀股麻木,腰脊痛苦悲伤,以及急性腰部扭挫伤,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等。

·精神神经体系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

·其它:腰背痛,股部炎症等。

穴位配伍

殷门穴配大肠俞穴治腰痛。

殷门穴配肾俞穴、委中穴,有健腰补肾,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腰脊痛苦悲伤。

殷门穴配风市穴、足三里穴,有利腰腿,祛风除湿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之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针刺法

直刺1.5~2.5寸,局部酸胀,有闪电样感向下肢放散。

艾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殷门穴解析

殷,盛大、浩繁、优裕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水湿在此大量气化。本穴物质为承扶穴脾土中外渗而至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水湿分散于穴周各部并大量气化,气血物质如充盛之状,故名。

殷门为经穴名(Yīnmén BL3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殷即深厚、正中,门即门户,此穴在大腿后面正中,局部肌肉深厚,为足太阳脉气出入之门户,故名殷门。

文献择要

《针灸甲乙经》:腰痛得俛不得仰。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举重恶血。

《针灸大成》:外股肿。

最多人阅读

推荐阅读

慧养生网-免责声明-联系QQ:758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