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门穴位于背部脊柱区,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魂门穴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
魂门穴的正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俯伏或俯卧取穴,魂门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
心理解剖
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九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八、九胸神经后支。
魂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分布着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皮肤由第八、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重叠分布。(参看肝俞穴)
条理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
布有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间动、静脉后支。
魂门穴意义:肝脏的阳热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性: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行
功效作用:疏肝理气,降逆和胃,魂门穴有舒肝和胃、清利头子的作用。
主治疾病
魂门穴主治肝、胃及局部疾患:如脘腹胀满、胸痛彻背、吐逆呃逆、饮食不下、胃脘痛苦悲伤、腹中雷鸣、小便黄赤、头痛头昏、黄疸、眩晕等。
当代又多用魂门穴治疗肝炎、胆囊炎、胸膜炎、胃炎、肋间神经痛、神经虚弱等。
魂门穴主治胸胁胀痛,脊背痛苦悲伤,吐逆,食不化,泄泻等。
消化体系疾病:肝炎,胆囊炎,胃炎,胃痉挛,食道狭小,消化不良;
精神神经体系疾病:肋间神经痛,神经症,癔病;
其它:心内膜炎,胸膜炎,肌肉风湿病。
穴位配伍
魂门穴配阳陵泉穴、支沟穴治胸肋痛。
魂门穴配中都穴、阳陵泉穴,有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的作用,主治胸胁胀痛。
刺灸法
治法:风湿则补而灸之,风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方法
一样平常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
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不可深刺,以防气胸。
艾灸方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魂,肝之神也,阳热风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肝脏的阳热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魂门为经穴名(Húnmén)。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魂即灵魂,门即门户,肝藏魂,魂指肝,穴与肝俞平列,如肝气出入之门户,故名魂门。
文献择要
《针灸甲乙经》:胸胁胀满。
《针灸大成》:胸背连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