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定位:屋翳穴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屋翳穴的正确位置图
屋翳穴怎么找
屋翳位于胸部,当第二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正坐或仰卧取穴。
仰卧位,当乳头直上,第2肋间隙处取穴。先于胸骨角水平确定第2肋,其下为第2肋间隙;男性可以乳头定第4肋间隙,再向上2肋为第2肋间隙。
心理解剖
在第二肋间隙,有胸大肌,胸小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肩峰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屋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第二肌间结构。血管分布同库房(有胸肩峰动、静脉及胸侧动、静脉分支)。合法胸前神经之胸大肌分支处。皮肤由第1、2、3肋间神经前皮支重叠分布。第2肋间结构由肋间内、外肌及肋间血管和神经构成。肋间外肌位于肋间结构的最外层,于肋软骨和肋骨连结部向前则移行于肋间外膜,直达胸骨缘;肋间内肌较薄,位于前肌的深面,于肋角的内侧向后移行肋间内膜并连于脊柱两侧。肋间动脉分出的上、下支则行于肋间内、外肌之间的上、下缘。
条理解剖
条理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锁骨上神经中心支、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胸前神经、胸肩峰动脉和肋间神经、动脉分布;再深层有壁层胸膜和肺。
布有胸前神经的胸大肌肌支,并有胸肩峰动、静脉及胸侧动、静脉分支通过。
屋翳穴意义:胃经经气在此形成天部的气体摒障。
气血特性: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性湿浊。
运行规律:由本穴输向胸膺各部。
功效作用
散化胸部之热,为胸部提供阳热之气。
屋翳穴有降逆平喘、消痈止痛,理气安神、活络通乳,止咳化痰,消痈止痒等作用。
主治疾病
屋翳穴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咳吐脓血,咳逆上气,咳唾脓血,胸痛,乳痈,乳癖,乳腺炎,身肿,皮肤痛苦悲伤,噎嗝,皮肤痛不可近衣,皮肤瘙痒,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胸胁胀痛,胸胁胀满等。
屋翳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乳痈、身肿、皮肤痛苦悲伤。
屋翳可用于治疗胸肺部等疾患:如胸胁支满、咳逆上气、咳唾脓血、噎嗝、身肿、皮肤痛不可近衣、皮肤瘙痒以及支气管炎、肋间神经痛、胸膜炎、乳腺炎等。
屋翳主治咳嗽,气喘,咳吐脓血,胸胁胀痛,乳痈等。
屋翳穴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满;乳痈,乳癖。
呼吸体系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胸膜炎。
其它:肋间神经痛,乳腺炎。
穴位配伍
屋翳穴配天宗穴治乳痈。
屋翳穴配肺俞穴、尺泽穴、膻中穴,有宣肺止咳平喘的作用,治咳嗽气喘。
屋翳穴配膻中穴、乳根穴、肩井穴,治乳腺增生。
屋翳穴配膻中穴、乳根穴、肩井穴、期门穴、足三里穴、太冲穴、有涤痰通络,疏肝解郁的作用,主治乳腺增生。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
针刺方法
沿肋间隙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
一样平常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
斜刺或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
直刺0.2~0.3寸;或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
细致:不可深刺,以防引起气胸。
艾灸方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屋翳穴解析
屋翳为经穴名(Wūyì ST15)。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屋乃深室,翳即潜伏,穴当肺之中段,呼吸之气至此如达深室潜伏,故名屋翳。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咳吐脓血,咳逆上气,咳唾脓血,胸痛,乳痈,乳癖,乳腺炎,身肿,皮肤痛苦悲伤,噎嗝,皮肤痛不可近衣,皮肤瘙痒,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胸胁胀痛,胸胁胀满等。
屋,地面建筑也。翳,古指用羽毛做的华盖穴或掩蔽之物,此指穴内物质为卫外之气。该穴名意指本穴有地部气化之气为胸部提供卫外摒障。本穴物质为库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乃库房穴地部脾土外渗之液,在本穴处受心室外传之热而气化为气,性湿浊,所处为天之下部,如胸部的卫外摒障,故名。
屋翳穴出处
《针灸甲乙经》:屋翳,在库房下一寸六分陷者中。
屋乃深室,翳即潜伏,穴当肺之中段,呼吸之气至此如达深室潜伏,故名屋翳。
《说文》段注:“屋者,室之覆也。引申之,凡覆于上者皆曰屋。”《方言·十三》:“翳,掩也。”本穴上有库房之房,下有膺窗之窗,犹尾檐之遮翳,故名“屋翳”。其所以名“翳”者,亦含有华盖之意也。
文献择要
《针灸甲乙经》:身肿,皮肤不可近衣,淫泺苛获,久则不仁,屋翳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身肿,皮痛不可近衣。
《针灸大成》:主咳逆上气,唾血多浊沫脓血,痰饮,身体肿,皮肤痛不可近衣,淫泺,瘛疭不仁。
《外台秘要》:身体重。
《循经考穴编》:主气逆噎塞,乳中痛苦悲伤。
研究进展
治疗乳腺增生
当代研究证实,针刺屋翳穴对乳腺增生有明显疗效。
据报道,针刺屋翳对乳腺增生有明显治疗作用。不仅对小叶增生有疗效,而且也能促进囊性增生样改变恢复正常。
进步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实验提醒,屋翳穴有进步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通细致胞免疫功能实验观察,针刺屋翳可加强T淋巴细胞活性,促进活性E玫瑰花结形成及正常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具有进步免疫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