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定位:强间穴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强间穴位于头正中线,百会穴后3寸,即入后发际4寸处。
强间穴的正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正坐或俯伏,在后发际中点上4寸;或当风府与百会两穴连线的中点取穴。
穴位解剖
在浅筋膜、帽状腱膜中;有左右枕动、静脉符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强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枕大神经及左右枕动、静脉的符合网。
条理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
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左右枕动、静脉分支。
强间穴意义: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的上行阳气。
气血特性:气血物质为含有肯定水湿的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循督脉上传后顶穴。
强间穴功效:升阳益气。强间穴有清热散风,安神定志,醒神宁心、平肝熄风的作用。
主治疾病
强间穴主治头子、神志疾患等:如头痛、目眩、耳源性眩晕、口歪、颈项强痛、枕神经痛及失眠、神经虚弱、精神病、癫痫等。
强间穴主治头痛,目眩,烦心、失眠,癫狂,颈项强痛等。
头痛,目眩,颈项强直,心烦,失眠,癫狂,脑膜炎,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癔病。
穴位配伍
强间穴配后溪穴、至阴穴治后头痛、目眩;
强间穴配丰隆穴治头痛难忍。
强间穴配丰隆穴治头痛。
强间穴配风门穴治项强。
强间穴配丰隆穴,有行气化痰的作用,主治头痛难禁。
强间穴配阴郄穴,有行气活血,除烦的作用,主治心烦,心痛。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方法
一样平常沿皮刺0.5~0.8寸。
沿皮刺0.5~0.8寸。
艾灸方法
艾条灸5~10分钟。
强间为经穴名(Qiángjiān GV18)。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大羽。属督脉。强即强硬,间为中心,此穴当顶骨与枕骨结合之中心,主治项部强硬等,故名强间。
强间。强,强盛也。间,二者之中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的上行阳气。本穴物质为脑户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颅脑的外散之热,水湿之气吸热而化为天部强劲的阳气并循督脉上行,故名。
大羽。大羽,较大的鸟类也,其特点是能负较大的重物而遨游飞翔,此指本穴上传的阳气中亦夹带有肯定的水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