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定位:耳尖穴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处。
在耳区,在外耳轮的***点。
耳尖穴的正确位置图
耳尖穴位于耳廓上端,卷耳取之,尖上是穴《奇效良方》。
耳尖穴位于耳区,在外耳轮的***点。
正坐或侧伏位,折耳向前时,于耳郭上方的***处取穴。
耳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耳郭软骨。分布有颞浅坳、静脉的耳前支,耳后动静脉的耳后支,耳颞神经耳前支、枕小神经耳后支和面神经耳支等。
耳尖穴有清热祛风,解痉止痛的作用。
耳尖穴主治目赤肿痛,目翳,偏正头痛,颜面疗疮,高热,急性结膜炎,目翳,角膜炎,沙眼,麦粒肿,咽喉肿痛等。
耳尖穴主治目赤肿痛,目翳,偏正头痛等。
耳尖穴主治目赤肿痛、目翳、偏正头痛、颜面疗疮、高热、急性结膜炎、沙眼、麦粒肿等。
耳尖穴主治头面五官病: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目翳,麦粒肿,咽喉肿痛。
常采用放血疗法,多用于治疗实热性头面五官病。
耳尖穴配攒竹穴、风池穴、光明穴、合谷穴、委中穴、关冲穴、印堂穴,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急性结膜炎,目赤肿痛,麦粒肿。
耳尖穴配百会穴、四神聪穴、头临泣穴、听会穴、风池穴、光明穴,治眼病。
耳尖穴配太阳穴、合谷穴,治偏头痛。
耳尖穴配后溪穴、肝俞穴,治麦粒肿。
一样平常直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直刺0.1~0.2寸,局部痛苦悲伤;或用三棱针点刺挤压出血。
针前要严酷消毒耳部,以防感染。
耳尖为经外奇穴名(ěrjiān EX-HN6)。出《针灸大成》。出《奇效良方》。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处。有清热祛风,解痉止痛的作用。
耳尖的别名:耳涌穴《刺疔捷法》。
出处:《针灸大成》:在耳尖上,卷耳取之,尖上是穴。
《针灸大成》:治眼生翳膜,用小艾炷灸五壮。
《银海精微》:患眼偏正头痛,灸百会一穴,神聪四穴,临泣二穴,听会二穴,耳尖二穴,风池二穴,光明二穴,太阳二穴……
《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耳尖……主治沙眼、眼有翳膜。灸五壮。目疾久不愈,眼红肿者可刺血,宜灸七壮,不可多灸。
《针灸学简编》:眼生翳膜,总性结膜炎,喉痹,麦粒肿,高热。
眼病: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105例、结膜炎64例、霰粒肿36例,均有活血消肿,缓解痛苦悲伤的作用,并能促进疤痕及结节吸取。
对青光眼眼压的影响:实验表现,耳尖放血对青光眼患者房水流畅系数的改善有显明作用,能降低眼压,缓解症状,珍爱视力。
对膈神经放电的影响:电针家兔“耳尖”有明显增长膈神经放电频率和振幅的作用,但随窒息加重或延伸,这种作用维持时间有依次削弱和缩短的征象。提醒电针耳尖改善呼吸状态宜尽早刺激为好。
耳尖放血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血清NO的影响:耳尖放血疗法可以通过影响血中NO的浓度,进而调节血压,达到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目的。耳尖放血合氨氯地平组疗效明显高于耳尖放血组,说明耳尖放血与西药有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