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养生伴侣!

当前位置:慧养生>经络穴位>人体穴位>浏览文章

三阴交穴

修改时间:2025年02月15日 阅读量:
温馨提醒:本站发布的《三阴交穴》摘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按摩、推拿、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专业医师。

三阴交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另说三阴交穴“在内踝上八寸”《备急千金要方》;“在内踝上一寸”《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三阴交穴的正确位置图

三阴交穴的正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三阴交穴位在哪里?患者取正坐或仰卧。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足内踝上缘四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正坐或仰卧位,在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

正坐或仰卧位,胫骨内侧面后缘,内踝尖直上4横指(一夫法)处取穴。

穴位解剖

三阴交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腱)、(踇)长屈肌(腱)。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分布着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皮肤由隐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隐神经和起于足背静脉网内侧的大隐静脉,神经和静脉并行。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小腿深筋膜以后,在小腿三头肌(腱)的前方,进入趾长屈肌(腱)和(踇)长屈肌(腱)。在趾长屈肌(腱)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经过。以上诸肌腱由胫神经支配。

三阴交穴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条理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踇长屈肌。

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胫骨后肌→长屈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分布;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的分支分布。

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为胫神经;并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通过。

三阴交穴的作用

特异性: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

三阴交穴意义:足三阴经气血在此交会。

气血特性: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富含水湿,性温热。


运行规律:穴内天部之气的运行分为三支,干燥偏热的气态物在天之上部循脾经上炎,湿热的风气循肝经向上横行,滞重的湿冷之气循肾经下走筑宾穴。

三阴交穴的功效

将足三阴经气血重组后再行分流。

三阴交穴有健脾理血,益肾平肝的作用。

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上注于心,本穴为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故三阴交可治肝、脾、肾、心的病变:如消化体系疾病、妇科病、泌尿及生殖体系疾病、活动体系疾病、皮肤病及神志病,临床应用相称广泛。

足太阴经循行过下肢,脾主四肢、肌肉,肝主筋,肾主骨,故三阴交穴可治疗下肢痿痹、半身不遂。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取三阴交穴既可活血祛风,又可健脾利湿,所以可用于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

三阴交所治症,多关经血胎产及子宫精室各症。凡属肝脾肾三经症之关于血分者,统能治之,如药之当归也,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之功。

主治病症

三阴交穴主治肠鸣,泄泻,腹胀,腹痛,胸腹胀满,急性肠胃炎,慢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痢疾,便溏,呃逆,吐逆,纳呆,食饮不化,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血崩,死胎,恶露不止,阴挺,经闭,功能性质宫出血,子宫下垂,痛经,难产,产后血晕,不孕,带下,恶露不尽,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症,阴道炎,盆腔炎,前阴瘙痒,胎位非常,阳痿,早泄,阴茎痛,遗精,白浊,疝气,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足痿痹痛,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高血压,神经性皮炎,足痿,瘾疹,神经虚弱,黄疸,痃癖,癥瘕,血晕,七疝,癫痫,痴呆,不眠,疮疡,手足逆冷,股膝踝内侧肿痛,肾炎,肾盂肾炎,尿潴留,尿失禁,性功能减退,小儿跳舞病,下肢神经痛或瘫痪,癃闭,淋证,便秘,癫狂,痫证,精神分裂症,脏躁,下肢痿痹,眩晕,肝脾肿大,腹水浮肿,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乳糜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膝,踝关节及其四周软组织病变,糖尿病等。

三阴交穴主治肠鸣泄泻、腹胀、食不化、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阴挺、经闭、痛经、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尽、遗精、阳痿、早泄、阴茎痛、疝气、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足痿痹痛,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高血压、神经性皮炎、不孕。

三阴交主治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以及神经虚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

三阴交主治脾胃、肝肾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呃逆、吐逆、纳呆、食饮不化、胸腹胀满、腹痛肠鸣、痢疾、泄泻、黄疸、水肿、痃癖、月经不调、经闭、带下、癥瘕、血崩、血晕、死胎、恶露不止,阴茎痛、小便不利、遗精白浊、七疝、癫痫、痴呆、不眠;疮疡、瘾疹、手足逆冷、股膝踝内侧肿痛等。

当代又多用三阴交治疗急慢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功能性质宫出血、子宫下垂、肾炎、肾盂肾炎、尿潴留、尿失禁、遗尿、性功能减退、高血压、神经虚弱、小儿跳舞病、下肢神经痛或瘫痪等。

三阴交穴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尽,癥瘕,不孕,遗精,阳痿,早泄,阴茎痛;小便不利,遗尿,癃闭,淋证,白浊,疝气;肠鸣,腹胀,泄泻,便秘,水肿;癫狂、痫证,痴呆,脏躁,失眠;下肢痿痹,脚气;湿疹,荨麻疹,眩晕。

消化体系疾病: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肝脾肿大,腹水浮肿,肝炎,胆囊炎;

泌尿生殖体系疾病:肾炎,尿路感染,尿潴留,尿失禁,乳糜尿;

妇产科体系疾病:月经失调,功能性质宫出血,痛经,带下,更年期综合症,阴道炎,盆腔炎,前阴瘙痒,胎位非常,子宫下垂,难产;

精神神经体系疾病: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虚弱;

循环体系疾病:高血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其它:荨麻疹,神经性皮炎,膝、踝关节及其四周软组织病变,糖尿病。

三阴交穴位的作用特别很是紧张,它是人体紧张与常用的穴位之一,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心理痛、脚底肿胀、过胖过瘦(增肥减肥)、心理不顺、手脚严寒、冷感症、更年期停滞、妇科多种疾病。此外,对胃酸、食欲不振也有用。三阴交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紧张穴位之一。

穴位配伍

三阴交穴配足三里穴治肠鸣泄泻;

三阴交穴配中极穴治月经不调;

三阴交穴配子宫穴治疗阴挺;

三阴交穴配大敦穴治疝气;

三阴交穴配内关穴、神门穴治失眠。

三阴交穴配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三阴交穴配阴陵泉穴、四白穴、足三里穴、脾俞穴、肾俞穴、光明穴,有益气健脾生津,滋养肝肾,补肾填精的作用,主治神水将枯。

三阴交穴配外麻点、切口旁针;太冲、下巨虚;内关、足三里,均有优秀的镇痛作用,是剖腹产麻醉最常用的基本方。

三阴交穴配天枢穴、合谷穴,有清热除湿,健脾和中的作用,主治小儿急性肠炎。

三阴交穴配天枢穴、合谷穴、中脘穴,治急性肠炎。

三阴交穴配中极穴、天枢穴、行间穴,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

三阴交穴配中极穴、行间穴,治月经不调、痛经。

三阴交穴配阴陵泉穴、膀胱俞穴、中极穴,有渗变利尿的作用,治癃闭、小便不利。

三阴交穴配神门穴、内关穴,治失眠。

三阴交穴配关元穴、大赫穴,治遗精、阳痿。

三阴交穴配天枢穴、合谷穴、阴陵泉穴治疗腹泻、飧泻。

三阴交穴配气海穴治疗遗精、阳痿、白浊等。

三阴交穴配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女人按摩三阴交的益处

三阴交穴就是我们的怙恃留给我们的巨额财产,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保证女人的魅力。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脚踝骨的***点往上三寸处(本身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三阴交穴对女人、对人体究竟有什么神奇作用呢?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保养的方法也层出不穷。许多人,花了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却眼睁睁的看衰老爬上本身的脸庞和身体。心里充满了愤怒、失望、惋惜……

按摩方法

三阴交按摩手法也特别很是多样,常见的有点按、轻揉、直捋等多种,不同病症有不同的手法,建议在按摩操作前,咨询相干专业人士,或就医引导后进行。

按摩三阴交的益处

保养子宫和卵巢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和卵巢)。其中,任脉主管人体全身之血,督脉主管人体全身之气,冲脉是所有经脉的主管。天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按摩时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通顺。女人只要气血通顺,就会面色红润白里透红,睡眠扎实,皮肤和肌肉不垮不松。

紧致脸部肌肉,使脸部不下垂看看张曼玉和赵雅芝,脸都紧紧的,没有松垮下来,由于她们的饮食都很规律,脾没有受到危险。再看看大美人关之琳,经常在家开Party,饮食无节制,喝酒无节制,伤了脾,脸部松弛得特别很是显明,老态蓦地展现。经常危险脾,脸上及全身肌肉都会更快的松弛。假如想在40岁之后,还能对抗地球的引力,保证脸部和胸部不下垂。除了饮食要规律之外,还要经常在晚上9点左右,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健脾,由于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哦。

调月经,去斑,去皱,祛痘三阴交穴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其中,脾化气愤血,统摄血液。肝藏血,肾精气愤血。女人只要气血足,那些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不来月经等统称为月经不调的疾病都会消散。而女人脸上长斑、痘、皱纹,其实都与月经不调有关。只要天天晚上9点~11点,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就能调理月经,祛斑、祛痘、去皱。不过,要坚持才有用果哦,坚持天天按揉,按揉一个月之后,才能看得到结果。假如指望一两天就看到结果,只能是做梦了。

改善性冷淡许多女性面对高压的生活节奏,或者由于自身饮食结构或生活风俗不合理,导致性冷淡。如许不但本身少了许多生活的乐趣,还影响夫妻感情,容易导致家庭不稳。三阴交穴是一个大补穴,能补气补血,提拔女人的性欲,让女人逃离性冷淡,重温浪漫人生。天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按揉三阴交穴,提拔性欲的结果***。坚持一个月,定能收到你想要的结果。

调治肌肤过敏,湿疹,荨麻疹,皮炎 三阴交穴是脾经的大补穴。脾***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把人体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天天午时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浊气、毒素都给排出去。皮肤之所以过敏,长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毛病,都是体内的湿气、浊气、毒素在捣乱。只要按揉三阴交,把这些腻烦的淘气鬼赶出去,不出一个半月,皮肤就能恢复光洁精致,干净无暇了。

保持血压稳固三阴交穴是一个智能调节穴位。当你血压过高或过低,天天午时11点~13点,心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坚持两三个月,能把血压调理至正常值。

另外,三阴交穴还能调治脾胃衰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白带过多,子宫下垂,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脚气,失眠等症。保养秘诀:保持心情兴奋,饮食清淡,适量活动,足够的睡眠,天天按揉三阴交穴,每条腿的三阴交穴至少按揉或用经络锤敲打10分钟以上。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针刺方法

三阴交系回阳九针穴之一。

直刺1~1.5寸,局部有酸胀感,向足底放散或酸胀感扩至膝关节和股内侧。

直刺0.5~1.0寸,局部酸胀,可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或酸胀感扩至膝关节和股内侧;

理气止痛可用龙虎交战法;

消肿利水可用子午捣臼法;

细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孕妇禁针”。

艾灸方法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或药物天灸。

强身保健,采用疤痕灸,每年1次,或累计灸百余壮亦可,温灸至皮肤温热舒适稍风红晕1隔日一次,每日20次。

三阴交解析

穴位出处:《针灸甲乙经》:三阴交,在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

三阴交为经穴名(Sānyīnjiāo SP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别名承命、太阴。三阴指足三阴,交即交会,此穴系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三经之交会穴,故名三阴交。

主治肠鸣,泄泻,腹胀,腹痛,胸腹胀满,急性肠胃炎,慢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痢疾,便溏,呃逆,吐逆,纳呆,食饮不化,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血崩,死胎,恶露不止,阴挺,经闭,功能性质宫出血,子宫下垂,痛经,难产,产后血晕,不孕,带下,恶露不尽,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症,阴道炎,盆腔炎,前阴瘙痒,胎位非常,阳痿,早泄,阴茎痛,遗精,白浊,疝气,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足痿痹痛,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高血压,神经性皮炎,足痿,瘾疹,神经虚弱,黄疸,痃癖,癥瘕,血晕,七疝,癫痫,痴呆,不眠,疮疡,手足逆冷,股膝踝内侧肿痛,肾炎,肾盂肾炎,尿潴留,尿失禁,性功能减退,小儿跳舞病,下肢神经痛或瘫痪,癃闭,淋证,便秘,癫狂,痫证,精神分裂症,脏躁,下肢痿痹,眩晕,肝脾肿大,腹水浮肿,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乳糜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膝,踝关节及其四周软组织病变,糖尿病等。

三阴交意义

承命穴、太阴穴:《备急千金要方》。

三阴交穴。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该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严寒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

太阴。太,大也。阴,阴之属也。本穴物质为足三阴经气血交会而成,位处足部,总体体现出较强的阴寒特征,故名太阴。

下三里。下,下部也。三里,穴内气血场的范围也。下三里名意指本穴的气血场范围较大,有如三里之广,故名。

足少阴厥阴太阴之会。理同三阴交名解。

足太阴络。络,联络也。本穴物质为足三阴经交会而成,气血物质又由本穴重新分配到足三阴经,本穴有联络足三阴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足太阴络。

附注:1、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足太阴络。2、孕妇禁针。

穴位名解

三阴指足三阴,交即交会,此穴系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三经之交会穴,故名三阴交。

历史研究

对输尿管蠕动的调整作用电针狗的三阴交穴、照海穴、膀胱俞穴、肾俞穴等,当达到肯定刺激量时,可使输尿管蠕动明显增长,引起输尿管蠕动增长的机理,一是针刺直接加强输尿管的蠕动,另一方面可能是增长尿量。

在静脉肾盂造影中,同时针刺双侧三阴交穴、昆仑穴、关元穴,对于表现尿路微小结石,腹膜后肿块,天赋性畸形及早期炎症改变,均有独特的结果,可减轻患者痛楚,真实的表现病理改变,进步早期诊断率。

据报道用针刺三阴交穴、气海穴、肾俞穴,治疗痛经125例,均取得优秀结果。

三阴交穴首见于《黄帝明堂经》,部位在“内踝上八寸”,其中“三阴”指足太阴-三阴交,在宋本《千金》中作足太阴交。

六朝后,三阴交部位,除《千金》《圣惠》等书引文中作“八寸”外,所有文献均作“三寸”。

六朝前,“足太阴”位置“内踝后白肉际陷骨宛中”《医心》。

六朝后,足太阴部位移至“内踝上三寸”--十二经脉穴中唯一过于手足腕踝关节。

混淆源头:《灵枢卫气》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后世医家多理解为内踝上三寸,从而引起“足太阴”穴部位改变。

六朝时,足太阴穴与三阴交穴并未混淆。

六朝后,三阴交(足太阴交)与足太阴相混;至《千金翼》中“足太阴穴在内踝上一夫,一名三阴交。”至此彻底混淆。

宋以后,为了避免混淆,像“足太阴”如许的腧穴名不再使用,而将内踝上三寸处成为“三阴交穴”,但其主治症仍相沿“内踝上八寸”之“三阴交穴”主治症,并非“足太阴”主症。

自唐代,“三阴交穴”之“三阴”已被理解成太阴,少阴,厥阴之三阴,从而被视为三阴经交会穴,一向相沿至今。

文献择要

《针灸甲乙经》:足下热痛,不能久坐,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飧泄,补三阴交。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昔有宋太子性善医术,出苑逢一怀娠妇人,太子诊曰,是一女也,令徐文伯亦诊之,此一男一女也,太子性急欲剖视之,臣请针之,泻足三阴交,补手阳明合谷,应针而落,果如文伯之言,故妊娠不可刺也。

《备急千金要方》:劳淋,灸足太阴百壮,在内踝上三寸,三报之。卵偏大入腹,灸三阴交随年壮。梦泄精,灸三阴交二七壮。主髀中痛不得行,足外皮痛。

《针灸大成》:主脾胃衰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痹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食不化,痃癖腹寒,膝内廉痛,小便不利,阴茎痛,足痿不能行,疝气,小便遗,胆虚,食后吐水,梦遗失精,霍乱手足逆冷,呵欠,颊车蹉开,张口不合,须眉阴茎痛,元脏发动,脐下痛不可忍,小儿客忤,妇人临经行房羸瘦,癥瘕,漏血不止,月水不止,妊娠胎动横生,产后恶漏不行,出血过多,血崩晕,不省人事。如经脉闭塞不通,泻之立通,经脉浪费不行者,补之,经脉益盛则通。

《千金翼方》:产难,月水不禁,横生胎动;牙车失欠蹉跌;脚疼。

《针灸聚英》:脾胃衰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疝气,小便遗失……须眉阴茎痛,元藏发动,脐下痛不可忍,小儿客忤,妇人临经行房羸瘦,癥瘕,漏血不止,月水不止;妊娠胎动,横生,产后恶露不行,去血过多,血崩晕,不省人事。如经脉闭塞不通,泻之产通;经脉浪费不行,补之,经脉益盛则通。

《类经图翼》:主中风卒厥不省人事。

《杂病穴法歌》:呕噎阴交不可饶,死胎阴交不可缓。

《胜玉歌》:阴交针入下胎衣。

研究进展

对胃的影响

临床观察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对胃下垂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在服钡餐X线下观察,经针刺治疗前后对比,胃角和胃下极在髂嵴连线下的距离、胃张力和潴留液等指标,均有显明差异(P<0.05)。胃的形态、胃体与胃窦纵轴线夹角和胃蠕动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针刺三阴交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可使原来偏低的胃总酸度、游离酸度,胃蛋白酶等很快恢复正常,说明对胃分泌功能有调整作用。

对生殖功能的影响

三阴交对妇女避孕有殊效作用,再配肩外俞等穴,避孕率可达66.6%。对性腺功能也有影响,可促进卵巢功能,有报道对无排卵子宫出血者于经后18 d,取三阴交、中极、关元,延续治疗几个月后,可使患者排卵过程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也可使继发性闭经患者出现激素退却性出血征象。对男性生殖功能也有影响,如针刺三阴交、关元、肾俞,对阳痿治疗有明显疗效,对精子缺乏症也有肯定疗效。

对神经体液的影响

针刺三阴交可使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长,其效应与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效应相称。对非胰岛素性糖尿病患者,针刺三阴交可使血糖降落,在测定血糖的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胰岛素的含量,效果凡是针刺后血糖比针刺前降低10%以上者,血浆胰岛素含量均明显增长;胰岛功能不全者,血浆胰岛素含量无改变或削减,说明针刺三阴交可能对心理功能正常的胰腺有调节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对泌尿体系的影响

三阴交对下焦疾病结果尤为明显。针刺家兔的“三阴交”、“照海”,可引起肾血流量显明增多,尿量增多,输尿管活动增强,其利尿作用发生在针刺后30~60 min中,且能维持2h以上。实验证实其对膀胱张力有肯定调节作用,可使松弛者严重,严重者松弛。据报道,将孕酮40 mg,注入双侧三阴交,治疗肾绞痛疗效确切,比单纯药物或针刺治疗结果明显。

针刺照海、三阴交等穴位,可引起输尿管蠕动增强,对于由不同缘故原由引起的尿潴留、尿失禁等排尿功能停滞病人,可促使其排尿功能恢复正常,并可使急慢性肾炎患者排尿量显明增长;在慢性输尿管瘘的动物实验中发现,可促进排尿作用。

静脉肾盂造影

在静脉肾盂造影中,同时针刺双侧三阴交、昆仑、关元,对于表现尿路微小结石,腹膜后肿块,天赋性畸形及早期炎症改变,均有独特的好处,可减轻患者痛楚,真实地表现病理改变,进步早期诊断率。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有人用腧穴激光照射法,于照射前后以单向免疫扩散法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测定。效果注解:血清IgG、IgM含量均有增长,E玫瑰花结形成率、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明显升高(P<0.01),说明三阴交可进步机体免疫功能。另外,针刺“三阴交”可使动物淋巴细胞和淋巴液量明显增长,T淋巴细胞针后较针前有明显增长。

针刺兔的“三阴交”30分钟时,腘淋巴结输出淋巴液平均升高3.24倍,淋巴细胞升高16.06倍,出针30分钟则渐渐恢复,此时淋巴液为针前的1.74倍。淋巴细胞为针前的4.15倍,通常淋巴液增长时淋巴细胞的密度亦响应增长。淋巴细胞如此敏捷成倍的增长,可能与针刺改变了毛细血管后静脉的通透性有关。

镇痛作用

针刺三阴交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明,对剖宫产手术,针刺麻醉成功率可达95.29%~96.4%。其作用机制可能直接愉快阿片受体或愉快胆碱能体系,从而增强针刺镇痛作用。

在针麻施行胃大部切除术中,有较好的抗切皮痛和松肌作用。

治疗痛经:据报道用针刺三阴交、气海、肾俞,治疗痛经125例,取得优秀结果。

胎位非常

对妊娠7~8个月的胎位非常者,艾灸三阴交,能使腹壁松弛,胎动活跃,有助于矫正胎位。

肿瘤的辅助治疗

对某些消化系、泌尿系肿瘤有肯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可改善机体状态,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懈弛解症状。

最多人阅读

推荐阅读

慧养生网-免责声明-联系QQ:758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