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定位:身柱穴在背部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下凹陷中。
身柱穴的正确位置图
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身柱穴位于背部第三、四胸椎棘突之间。
身柱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重要布有第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三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三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条理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布有第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三肋间动脉后支。
身柱穴意义: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饱满之状。
气血特性:气血物质为强盛饱满的阳气。
运行规律:循督脉上下相传。
身柱穴功效:补气壮阳。身柱穴有宣肺泻热、清心宁神、宣肺清热、宁神镇咳作用。
身柱穴重要用于胸肺、外感及心神疾患等:如咳嗽气喘、肺炎、支气管炎及哮喘、肺结核、百日咳、感冒、身热头痛、癫、狂、痫症、小儿抽搦、惊厥、神经虚弱、癔病及胸脊强痛。
身柱穴对小儿有强身保健作用。
身柱穴主治身热,咳嗽,气喘,惊厥,癫痫,脊背强痛,疔疮;以及百日咳,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癔病等。
腰脊强痛,喘息,身热,癫狂,小儿风痫,支气管哮喘,神经虚弱,癔病。
身柱穴配水沟穴、内关穴、丰隆穴、心俞穴治癫狂痫;
身柱穴配风池穴、合谷穴、大椎穴治肺热、咳嗽;
身柱穴配灵台穴、合谷穴、委中穴(泻法) 治疔毒。
身柱穴配大椎穴、肺俞穴治慢性支气管炎。
身柱穴配大椎穴、风门穴治百日咳。
身柱穴配关元穴、足三里穴(灸)治佝偻病。
身柱穴配本神穴,有行气疏风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身柱穴配陶道穴、肺俞穴、膏肓俞穴,有补阳育阴的作用,主治虚损五劳七伤。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一样平常针尖微向上斜刺0.5~1.0寸。
向上斜刺0.5~1寸。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身,身体也。柱,支柱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饱满之状。 本穴物质为神道穴传来的阳气,至本穴后,此气因受体内外传之热而进一步胀散,胀散之气充斥穴内并快速循督脉传送使督脉的经脉通道充胀,如皮球充气而坚可受重负一样平常,故名。
身柱为经穴名(Shēnzhù GV12)。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身即身体,柱即支柱,此穴在第三胸椎下,上连头项,下通背腰,如一身之支柱,故名身柱。
疟疾:取身柱穴,在疟疾发作前1.5小时左右点刺出备。
毛囊炎:取身柱穴挑治,每周1次或隔周1次。
艾灸身柱穴对大白鼠甩尾痛阈的影响,灸身柱穴后,能延伸因痛苦悲伤而引起甩尾的时间。灸前平均为6.2秒,灸半小时内平均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