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养生伴侣!

当前位置:慧养生>经络穴位>人体穴位>浏览文章

承光穴

修改时间:2025年02月15日 阅读量:
温馨提醒:本站发布的《承光穴》摘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按摩、推拿、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专业医师。

承光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承光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承光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2.5寸,再旁开1.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另说承光穴在头正中线入前发际3寸,再旁开1.5寸《针灸甲乙经》;或在头正中线入前发际2寸,再旁开1.5寸处《备急千金要方》。

承光穴的正确位置图

承光穴的正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承光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处,在五处后1.5寸,五处与通天之间取穴。

穴位解剖

有帽状腱膜;有额动、静脉,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的符合网;当额神经外侧支和枕大神经会合支处。

承光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有额动、静脉,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的符合网。当额神经外侧支和枕大神经符合支处。皮肤由额神经的眶上神经分布,皮下筋膜致密,嵋脂肪和纤维束组成。在该层筋膜内,眶上神经伴行的眶上动、静脉的分支形成各自的神经、血管丛,左右侧均有广泛的符合。帽状腱膜由致密结缔组织形成,厚而坚韧,通过皮下筋膜内的纤维束与皮下筋膜、皮肤紧密相连。该膜前连枕额肌的额腹,后连枕腹。其下方为疏松结缔组织形成的腱膜下结缔组织。结缔组织中的导血管和头皮的浅静脉、颅顶骨的板障静脉与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等结构均有广泛符合。行针多在此层进行。

条理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

当额神经外侧支和枕大神经符合支处;并布有额动、静脉,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的符合网。

承光穴的作用

承光穴意义:膀胱经气血在此进一步受热胀散。

气血特性: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水湿含量少。

运行规律:吸热后上行于通天穴。

穴位功效

承光穴有清头风、明眼目、通鼻窍,清热明目,祛风通窍,疏风散热等作用。

主治病症

承光穴主治头面、五官及局部疾患:如头痛、眩晕、鼻塞、鼻衄、青盲、目视不明、目翳、口喁、吐逆、心烦等。

当代多用承光穴治疗鼻炎、角膜炎、感冒等。

承光穴主治头痛,目眩,鼻塞,目翳等。

精神神经体系疾病:面神经麻痹,头痛,眩晕;

五官科体系疾病:角膜白斑,鼻息肉,鼻炎,内耳眩晕症等。

配伍应用

承光穴配肝俞穴、中封穴,有平肝熄风镇痛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承光穴配合谷穴、迎香穴,有清热祛风,通利鼻窍的作用,主治感冒,鼻塞流涕。

承光穴配承泣穴、太阳穴,有明目退翳的作用,主治视力减退,目翳。

承光穴配百会穴治头痛。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之,无灸。

细致:承光穴经书列为禁不可灸,其理与五处穴不可灸相近,缘故原由在于本穴气血由五处穴提供,水湿成份比五处穴更少,施灸只能熬干穴内地部之水,所灸之热则内传于颅脑并使之受损,故列为禁灸。

针刺方法

沿皮平刺0.3~0.5寸,局部酸痛。

艾灸方法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承光穴解析

承光为经穴名(Chéngguāng BL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承即承受,光即阳光,此穴居头顶,承受阳光,故名承光。

承,受也。光,亮也,阳也,热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进一步受热胀散。

本穴物质为五处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受热胀散,如受之以热一样平常,故名。

文献择要

《针灸甲乙经》:热病汗不出,青盲远视不明。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风眩头痛。

《针灸大成》:主目生白翳。

最多人阅读

推荐阅读

慧养生网-免责声明-联系QQ:758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