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养生伴侣!

当前位置:慧养生>经络穴位>人体穴位>浏览文章

悬钟穴

修改时间:2025年02月15日 阅读量:
温馨提醒:本站发布的《悬钟穴》摘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按摩、推拿、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专业医师。

悬钟穴位位置

悬钟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悬钟穴位于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处。正坐或侧卧取之。

悬钟穴位正确位置图

悬钟穴位正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正坐垂足或卧位,外踝尖上3寸,当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腱之间凹陷处取穴。

悬钟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3寸,当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肌腱之间凹陷处。

心理解剖

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分歧处;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悬钟穴下皮肤、皮下组织、小腿深筋膜、腓骨长、短肌腱、趾长伸肌、踇长伸肌。皮肤由腓总神经的分支腓浅神经分布。腓骨长、短肌由腓浅神经的肌支支配,踇长屈肌和趾长屈肌由胫神经支配。

条理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趾长伸肌→小腿骨间膜。

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

悬钟穴的作用

附注:八会穴--髓会。

特异性:悬钟穴的位置为八会穴之髓会。

悬钟穴意义:胆经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在此飞落而下。

气血特性: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性湿冷。

运行规律:吸热后上行阳辅穴。

功能作用:清热气愤、悬钟穴有泄胆火、清髓热、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平肝熄风,舒肝益肾。

主治疾病

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腹胀满,胁肋痛苦悲伤,膝腿痛,脚气,腋下肿。

悬钟穴主治头项、胸胁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偏头痛、颈项强、鼻衄、瘰疬、腋肿、胁肋痛苦悲伤、四肢关节酸痛、半身不遂、筋骨挛痛、脚气、跟骨痛、浑身疮癞等。

当代又多用悬钟穴治疗落枕、偏头痛、颈淋巴结结核、腋窝淋巴结肿大、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跳舞病、血管性头痛、踝关节及其四周软组织炎等。

悬钟穴主治胸腹胀满,颈项强急,落枕,偏头痛,半身不遂,腰腿痛苦悲伤,脚气;以及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2]。

1、活动体系疾病:中风后遗症,下肢痿痹,踝关节及四周软组织疾病,脊髓炎,腰扭伤,落枕;

2、其它:头痛,扁桃体炎,鼻炎,鼻出血。

穴位配伍

悬钟穴配内庭穴治心腹胀满;

悬钟穴配昆仑穴、合谷穴、肩髃穴、曲池穴、足三里穴治中风、半身不遂;

悬钟穴配后溪穴、列缺穴治项强、落枕。

悬钟穴配肾俞穴、膝关穴、阳陵泉穴,有祛风湿,健腰膝的作用,主治腰腿痛。

悬钟穴配风池穴、后溪穴,有祛风活络的作用,主治颈项强痛。

悬钟穴配环跳穴、风市穴、阳陵泉穴,有通经活络,舒筋止痛的作用,主治坐骨神经痛。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法

直刺0.5~0.8寸,深刺可透三阴交穴,局部配胀,可扩散至足。

艾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悬钟穴解析

Xuán zhōng(绝骨穴,髓会穴)

1、悬钟。悬,吊挂也,指空中。钟,古指编钟,为一种乐器,其声混厚响亮。该穴名意指胆经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在此飞落而下。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由上飞落而下,如瀑布发出巨响一样平常,故名。

2、绝骨。绝,断绝、穷尽也。骨,水也。绝骨名意指胆经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在此悉数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因为本穴以下的人体组织为内收之状,经水从上部飞落而下则悬落于天部,自本穴起则无经水交于下部诸穴,故名绝骨。

3、髓会。髓,骨髓也,骨之精也,此指肾气。会,交会也。髓会名意指胆经的严寒水气在此交会。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悉数化为了天部的严寒水气,本穴如同胆经严寒之气的聚集之地,故名髓会。

悬钟为经穴名(Xuánzhōng GB3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绝骨。属足少阳胆经。悬钟是八会穴之髓会。悬即悬挂,钟即钟铃,此穴当外踝上,正是古时小儿悬挂脚铃部位,故名悬钟。

文献择要

《备急千金要方》:治风,身重心烦,足胫痛。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腹胀满,胃中热不嗜食,膝痛,筋挛足不收履,坐不能起。

《类经图翼》:主治颈项痛,手足不收,腰膝痛,脚气筋骨挛。

《医宗金鉴》:主治胃热腹胀,胁痛脚气,脚胫湿痹,浑身瘙痒,趾疼等证。

研究进展

偏头痛:针刺悬钟穴,治疗偏头痛患者38例,结果优秀。对久病者疗效尤佳。

颈部软组织扭伤:左病右取,右病左取,施以更刺激,结果优秀。

高血压:针刺该穴对高血压,物别是II期高血压疗效较好。

影响红、白细胞转变:有报道论为该穴与红细胞生成有关。也是嗜酸粒细胞的敏感穴,对嗜酸粒细胞有特异性。

影响肌电转变:有报道实验证实,针刺悬钟可使患者肌电幅度升高(P<0.05),从针后5分钟开始,持续30分钟。

最多人阅读

推荐阅读

慧养生网-免责声明-联系QQ:758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