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养生伴侣!

当前位置:慧养生>保健疗法>艾灸疗法>浏览文章

艾灸大杼治颈软无力

修改时间:2025年02月22日 阅读量:
温馨提醒:本站发布的艾灸大杼治颈软无力仅供参考,若按摩、推拿、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专业医师。

一年的秋季,应约到内蒙古的前旗地区进行艾灸知识的宣讲。在会议结束后,当地一位艾灸师将他的母亲搀来,让我帮忙看一看。他的母亲今年已六十多岁,由于年轻时过度操劳,又久居塞外,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变形,关节屈伸不利,尤其是肘、膝关节僵硬,不能弯曲和下蹲,这让她的生活十分不便。特别是每次犯病总在晚上,有时剧烈的疼痛让其痛苦不堪。同一年的四月份,我第一次来到内蒙古,曾用火针为其治疗过。当时针后放出许多黑紫色的血,一连治了几天,病情已大有改善,患者的疼痛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艾灸大杼治颈软无力

我离开内蒙古时,嘱咐她可到当地医院继续做针灸治疗,两个月后追访,诸症已改善,不仅生活可自理,还可做一些家务。此次,我再见到其人,只见其精神萎靡不振,斜靠在椅背上,头垂得很低,问话也回答得少气无力,声音小得让人听不清。还是女儿在一旁帮助回答,诉说:自己近一星期以来,总感到脖力发软,脑袋沉重,抬不起头来,要想抬头时,就必须用手托住。另外,身子也总感到软,总想找个地方靠着,不想动,饭也不想吃,没有胃口。根据病史和现在的病情,我认为久病者必伤肾,肾主骨,现她颈软无力,头不可举,分明是“痿症”。《素问·调经论》曰:“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焠针药熨。”此即说明经筋、骨、脉之病症均可用火针治之。遂告之,吾将采取火针和艾灸为其治疗,其欣然接受。

鉴于其颈软,骨不得力,骨又为肾所主,而督脉可督司人一身之脉,如素问·骨空论》曰:“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贯脊属肾……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这说明,督脉主要循行于头、项及背部,故治疗必须“益肾壮骨”方可。为此,我选取大椎和大杼两穴为主穴,先取中粗火针,在烧红透之后,迅速点刺。说来真令人拍案叫绝,火针的功效立竿见影,只见她头马上就可以缓缓地抬了起来,这可让在场的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纷纷感叹火针之奇妙。为了巩固疗效,我又为她实施了温和灸,每穴艾灸了20~25分钟。艾灸结束后,她的精神面貌和刚来时简直判若两人,不仅颈部肌肉有力了,头也能抬起来了,而且久违的笑容也浮现在脸上了。随后,我又嘱咐其女儿,以后每日在家可为她艾灸1次,以期有更好的疗效。

穴位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

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颈软无力而致头垂不举之症,隶属于中医痿症范畴。痿症是指肢体痿废,弛缓无力,活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肢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内经》中有这样的观点:痿谓痿弱,无力以运动。《证治准绳》也说:“痿者,手足痿软而无力,百节缓纵而不收也。”病因,中医认为主要是肝肾亏虚,筋脉失养;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或湿热浸淫,筋脉弛纵;或肺热伤津,不能输布津液。而此患者,久居塞北,生活艰辛,遭“风寒湿三气杂至”而罹患痹症多年,以致日久经络闭阻,气血不通,郁久而化热;且内蒙古地区居民以肉食为主,少食蔬菜,以致湿热内生,筋骨失于气血精液之濡养,而为痿症。此亦正如《素问·痿论》所言:“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医家朱丹溪亦曰:“考诸《痿论》,肺热叶焦,五脏因而受之,发为痿躄。……肾气热生骨痿,……悉是湿热内伤之病。”治疗则应祛邪通络,益督壮骨。处方则选取大椎和大杼二穴。其中大椎为督脉之俞穴,又与手足三阳经交会,可行气泄热祛湿于内,通督活络,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大杼为膀胱经俞穴,又为骨会之穴,可益骨填髓,《黄帝明堂经》曰:其可治“颈项痛不可俯仰”,故二穴可祛入经髓骨骱之邪,益骨,养髓,荣筋,挽颈软头垂之疾。

最多人阅读

推荐阅读

慧养生网-免责声明-联系QQ:758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