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艾灸师,原是做模特工作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全身而退了;正当她彷徨之时,偶然和艾灸相遇,便深深喜爱上了艾灸。经过刻苦的学习,她渐渐由外行变为了行家里手。
一日,正当我和徐老师切磋之时,一位四十多的女士进来对徐老师说:待会儿,我的小孩过来,请您一定费心看看,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徐老师连连应允。此女士一家三口,生活富庶本应其乐融融,但由于精神压力大,孩子又有病,一段时间以来总感到胸口闷,喜长叹息。后经人介绍,找徐老师艾灸,仅仅一次就立竿见影。正如她本人所说:“胸口的一块石块像被搬开了,顿时豁然开朗。”也就是在此时,她想到:能不能用艾灸治疗她孩子的病呢?
时间不久,她的孩子到了,其外表萎靡无神,不善言谈。其自述,今年二十一岁,去年确诊患了血栓性动脉炎,曾去过上海和南京治疗,在今年的上半年里曾做过四次介入治疗。但大腿内侧仍感疼痛,走路和站立都不能超过20分钟,现在休学在家,整天穿着弹力袜坐着打电脑,最近又该去医院介入治疗了。不但没信心,而且不想去;对用艾灸治疗也深感忐忑。他所患的这种血栓性疾病具有“四高”的特征,即高发病、高死亡、高致残、高复发。我国患者总数已高达一千万以上,此病是较为凶险的病症。查体:双下肢浮肿,大腿内侧多条红丝隐现,似蚯蚓,触诊该处皮肤偏凉,有压痛。此为“血栓性动脉炎”无疑。
徐老师问:“如何治疗?”我告诉她:先用微波炉打热五子包后热敷,再施艾条温和灸或温灸盒灸。艾条灸每穴施灸10~15分钟,温灸盒灸可25~30分钟。取穴:箕门为主穴,配穴为膈俞和膻中两穴(图57),每次可选用一主穴一配穴,轮流选用。她又问:“各个穴的作用?”我告诉她:箕门为脾经俞穴,且位于病变附近,可以行气血濡养肌肤;膈俞为膀胱经俞穴,又为血会之穴,可以活血、行血、补血;膻中为任脉俞穴,又为气会之穴,可以行气,气行则血行,血行则可以消瘀消滞。此正应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明堂仰侧》中所说:“凡病皆由气血壅滞不得宣通,……灸以温暖之。”她又问:“五子包热熨的作用是什么?”答曰:“血栓性动脉炎是西医病名,中医称之为脉痹,属痹症范畴。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主要病因为,素体虚弱,风寒湿外邪侵袭,血脉受寒,筋脉挛缩,凝滞不畅而发病。医家杨士灜曾说:‘气温则血滑’,故用五子包热熨之法,可加快血液运行;而黄帝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五子包选用的是五种补肾中草药的植物种子杂合而成。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补肾就可以补益先天,振奋阳气,调节五脏,濡养肌肤。”
穴位定位
箕门:血海穴与冲门穴的连线上,血海穴直上6寸。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膻中: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
徐老师随即按选穴顺序给他进行了治疗。艾灸过后,他感到大腿很舒服,胀痛感也减轻了,这下大大增加了他继续艾灸治疗的信心。同时,我告诉他,平日要多吃一些有利于预防血栓性疾病的食物,如黑木耳、大蒜、洋葱、蘑菇、核桃、豆制品及酸奶、茶等。为了保持下肢温暖,每晚***煮一些如艾叶、黄芪、桂枝、生姜等中药泡脚。
两个月后,在和徐老师的一次通话中,得知此青年仍在坚持每周2~3次的艾灸治疗,其自我感觉腿部的肿胀感也逐渐消失,摸起来腿部皮肤也不冰凉了,其余症状也有了缓解,已可走短程路,他已决定一直用艾灸治疗下去了。是啊,怎知奇迹不会出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