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养生伴侣!

当前位置:慧养生>保健疗法>刮痧疗法>浏览文章

易疲劳易激动:滋阴养血刮痧法

修改时间:2025年02月12日 阅读量:
温馨提醒:本站发布的易疲劳易激动:滋阴养血刮痧法仅供参考,若按摩、推拿、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专业医师。

面部的鼻子中间,为肝对应的投影反射区,刮拭可调畅气机,缓解疲劳。鼻子的两侧和鼻翼,为胆和胃对应的投影反射区,易疲劳、胃口差的女性,可用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

肝是人体***的血库

滋阴养血刮痧法

中医常说“肝藏血”“体阴而用阳”。“体阴”指的是阴血藏卧于肝,肝作为人体***的血库,具有贮藏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肝的藏血功能受损,人就会容易疲劳。同时,肝还承担着疏泄气机的责任,它的升降出入、不停运动,便是“用阳”功能。两者既矛盾又统一,正是因为肝内藏有大量阴血,才可以平衡它原本强悍、易动、好胜的性格。反过来肝不停运动、疏泄气机,方可将阴血输送到机体的各个部位,营养全身、维持生命。正如唐朝医学名家王焘所说“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睡好、休息好是养肝关键

中医十分注重阴阳平衡。肝血为阴,宜动不宜过静;肝气为阳,宜柔不宜过刚。血须动、气宜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例如,人的肝气,依赖阴血的滋润和平衡,若是肝血虚亏、阴不潜阳,就会肝气郁结、肝阳上亢;人的肝血,离不开阳气的推动和运行,如果阴血不动、血液凝滞,就会经脉痹阻、流通不畅。所以气和血,二者该柔则柔、该动则动、不可偏颇。《黄帝内经》说“卧则血归于肝”,人休眠时阴血回归于肝,因此夜间必须睡好、休息好,让阴血藏肝、制衡阳气。而白昼,肝气升发、阴血外溢、平和气机,人就不容易情绪激动、烦躁或抑郁。

足腿部刮痧效果好

经穴治肝首推太冲穴,它为肝经的“输”穴,肝之“原”穴,不论肝火、肝阳、肝气、肝风,凡属肝经之病,都可取其泻之、平之、消之、熄之,有“消气穴”“出气筒”之美称。曲泉穴,为肝经合穴,五行属水,肝病虚证当滋养肾水,最合适的就是曲泉穴。再配合阳陵泉穴和三阴交穴刮痧,健脾益气、柔肝养血、益肾固本。

刮拭太冲穴、曲泉穴、阳陵泉穴、三阴交穴

太冲穴

定位:在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

取穴:在足背,沿第1、第2趾间横纹向足背上推,感到有一凹陷处。

疗效:刮痧可疏肝理气、清泻肝火。肝经之病,都可取其刮拭。

曲泉穴

定位:在膝部,腘横纹内侧端,半腱肌肌腱内缘凹陷处。

取穴:膝内侧,屈膝时可见膝关节内侧面横纹端,其横纹头凹陷处。

疗效:刮痧可疏泄肝经湿热。

阳陵泉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取穴:屈膝90°,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疗效:刮痧可逆气而泻,疏筋通络。

三阴交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取穴:手四指并拢,小指下缘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与胫骨后缘交点处。

疗效:刮痧可健脾益气、柔肝养血、益肾固本。

最多人阅读

推荐阅读

慧养生网-免责声明-联系QQ:758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