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肝为木,它就像自然界的风(空气)和植物,喜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轻松随意的生长环境,厌恶管制和约束。七情中“肝主怒”,当人的情绪受到不良刺激或长久压抑时,体内的怒火和不满常会喷泄而出,所以性情急躁、恼怒怨恨之人,往往肝火较旺、肝气易动。若总是发怒或大怒,则肝气失于疏泄,且大怒和过怒又会伤肝。中医认为,七情内伤宜泄不宜堵,不可过度压抑,应让其自然宣泄。只有将体内郁积之气倾泄而出,才能让人心情愉悦。不然肝气瘀滞于内,就会生火化热、气滞血瘀。只有保持肝气柔顺、平和,身心才会宁静和健康。
肝气郁积导致情志异常
在日常生活中,若经常无缘无故地出现心情烦闷、头晕脑涨、抑郁失眠、特别爱生气的状况,这是不正常的。按照中医的说法,需要好好调一下肝。虽经现代医学检查,此时肝也并没有什么器质性病变,但中医认为,这就是肝病(肝气郁积所致的情志异常)。现代医学将其归于心理或身心疾病的范畴。中医治疗情志疾病,宜柔不宜强,宜疏不宜郁。再吃上一些疏肝理气解郁的中药,症状会明显改善。
可在肩井穴、章门穴、足临泣穴等穴位刮痧。如果把人比作一口井,足底(涌泉穴)为井底,肩颈(肩井穴)为井口,这口井若上下畅通,气血便能运行无阻。章门穴中的“章”字,意思是情志思路,章法清晰、条理有绪、不可杂乱无章。足临泣穴则为八脉交会之穴,具有清泄肝胆、舒肝熄风、化痰消肿等作用。
刮拭太冲穴、肩井穴、章门穴、足临泣穴
太冲穴
定位:足背第1、第2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
取穴:在足背,沿第1、第2趾间横纹向足背上推,感到一凹陷处。
疗效:月经前后爱发脾气、头痛的女性,可重刮太冲穴。
肩井穴
定位:在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处。
取穴:先找到大椎穴,再找到锁骨肩峰端,二者连线的中点处。
疗效:刮痧可活血化瘀,使全身舒适。
章门穴
定位: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取穴:屈肘合腋,肘尖所指处,按压有酸胀感即是。
疗效:刮痧可保健肝胆,配合足三里穴还可治肝脾不和。
足临泣穴
定位:在足背外侧,第4、第5跖骨底结合部的前方,第5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处。
取穴:坐位,小趾向上翘起,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是。
疗效:刮痧可清泄肝胆、疏肝熄风、化痰消肿。